斜弱视斜视弱视眼视功能训练有效性

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

医院眼科江文珊

为了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维持术后眼位稳定的作用。医院眼科江文珊等收集年1月至年12月在该院行斜视手术的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例,按术后患者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术后采用DV-诊疗系统的三级视功能训练光盘针对患者双眼视情况行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光盘训练;一组为对照组,术后未行干预治疗。分别分析这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月、三月、六月、一年复查时斜视度数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的差异。结果发现,术后半年及一年时治疗组的眼位正位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一月时两组间双眼视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三月、半年、一年两组间双眼视功能情况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眼位正位后,其双眼视功能可有一定的恢复。术后通过视知觉学习,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从而获得立体视觉,可以更好地稳定眼位,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的眼位回退。

单眼弱视儿童的3D训练策略

医院眼科任巧霞曹虹燕振国

为了总结不同时间及频度3D立体训练后,单眼弱视儿童中心视力的提高水平,医院眼科任巧霞、曹虹、燕振国等对年6月至年5月期间在该科接受弱视3D训练的单眼弱视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回顾性评估,其中男83名、女47名,年龄(3.07±2.61)岁,治疗时间为(12.17±8.32)个月。采用常规视力表及单字符视力表进行对比研究,应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组内计量资料T检验,对儿童视力改善水平与治疗时间长度进行线性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经过3个月以上治疗的儿童,其视觉拥挤现象明显改善,单字符视力水平与常规视力表视力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3.27p=0.23);儿童治疗时间20个月以内,黄斑视力改善水平与治疗时间呈现正相关(r=4.03p=0.03),21个月及以上治疗时间段,则视力改善水平与时间无明显相关(r=1.03p=0.1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弱视训练能够提高黄斑区非相关视觉细胞抑制水平,改善拥挤现象。但治疗时间并非与视力改善水平呈完全正相关。

调节与集合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性分析

医院谢薇颖

为了深入了解调节与集合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在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方面的矫正作用。医院谢薇颖等对年2月至年5月10月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9△≤外斜视量≤-14△,通过block线和±2.0D翻转拍的训练,运用综合验光仪及同视机分别于训练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其双眼斜视度及视功能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40cm检查,训练前外斜视度数为-10.7±1.79△,2个月时检查变化到-7.9±1.3△,6个月时外斜视度为-5.6±1.43△,12个月时外斜视度为-1.7±1.1△,外斜视度数较训练前明显减小(p<0.01)。5m检查,训练前外斜视度数为-10.8±1.83△,2m时检查变化到-6.5±1.5△,训练6个月后的外斜视度为-4.8±0.98△,训练12个月后的外斜视度为-1.9±0.83△,较训练前外斜视度数明显减小(P<0.01)。训练前检测10例患者均无双眼同时视,在进行调节与集合训练的2个月后全部初步建立双眼同时视;6个月后10例具有双眼三级视功能,但其中6例患者融合功能低下,4例患者融合功能不稳定,其中9例患者近立体视锐度明显较远立体视锐度高;12个月10例患者成功建立稳定且功能良好的三级视功能。上述情况表明,调节及集合训练对于-14△以下间歇性外斜视的斜视度的减小及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具有明显效果。

相关阅读

★重庆山城变“水城”热泪盈眶露真情——第十五届全军眼科学术大会重庆开幕

★袁洪峰教授:内窥镜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及发展

★白内障超乳联合手术病例微观

★儿童角、结膜疾病临床研究概览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js/76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