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不清书本、有“斗鸡眼”?这很可能是有远视、斜视等症状。
据了解,斜视属儿童常见病,发病率约为3%,儿童时期易发生斜视的主要原因有发育未完善、先天异常、遗传因素等。
从外观来分辨,斜视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的“斗鸡眼”,以及眼球向外偏斜的“斜睨眼”。“斜睨眼”若不及早治疗,后果较之“斗鸡眼”更严重。因此一定要尽早发现。
交通大医院眼科副主任沈洁,今天做客上海电台《活到岁》节目,与您聊聊:宝宝“心不在焉”可能是斜睨眼。
宝宝“心不在焉”可能是斜睨眼
斜睨眼(外斜视)是儿童斜视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多与近视、散光有关,但是如果远视度数很高,也会出现外斜视。如果斜视低于15度,一般人不会察觉。但是只要细心观察,斜睨眼还是能够被检查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与你面对而坐时,总是有一只眼斜看着旁边,好像心不在焉似的,这位很可能就是斜睨眼患者。
矫正的重要办法是佩戴合适的眼镜
佩戴合适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儿童斜视、弱视的重要方法,小儿配镜一定要散瞳验光,弱视明显者还要配合用弱视治疗仪,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可先戴眼镜矫治等约半年,如果经过戴镜、弱视治疗仍无法改善、治愈斜视,应考虑做手术。如果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证明戴镜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
宝宝斜视有“真”有“假”
斜视有真也有假的。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由于视功能未发育好,眼肌调节力发育未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短暂的“斜视”,面对这样的“斜视”,应该细心观察。只要是足月顺产,没有初生吸氧史,经过眼科医生检查确认,多不必治疗。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这种症状多数会逐渐消失。但仍需密切观察,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孩子到两三岁了,家长还发现眼珠偏斜的多需治疗。
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的外斜视不是总出现,这就叫做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外斜视发病开始时往往是间歇性,而且间歇时期比较长,直到出现频繁或大部分时间能看出外斜视时才被发现,这类患儿较容易被忽视。间歇性外斜视通常3岁左右发病,日久会变为恒定性外斜视,导致双眼立体视觉丧失。如果发病时间很短,斜视角不稳定者可密切观察,间歇性外斜视伴有视力差者需佩戴合适的眼镜,并做弱视治疗、辐辏训练等,对控制、减轻外斜有帮助。经过观察、治疗仍存有外斜视者,则需尽早手术治疗。
如果您觉得这些内容有价值,可点击屏幕右上角的...,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收听FM93.4,AM每天下午3:00-4:00《活到岁》。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js/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