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斜视,很多人会想起常说的“斗鸡眼”、“斜眼看人”。斜视是指一只眼睛注视时,另一只眼视轴偏离平行的异常眼位。正常人的双眼是同时朝向同一个方向注视,而斜视是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斜视儿童的患病率约为0.8%-6.8%,是导致儿童视觉发展障碍的常见眼病。
斜视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眼位偏斜方向可以分为:水平斜视、垂直斜视和其他斜视;水平斜视又分为:外斜视和内斜视,我们常说的“斗鸡眼”就是内斜视,斜白眼就是外斜视;垂直斜视又分为上斜视和下斜视;另外其他斜视还有旋转斜视、混合斜视。
如果根据斜视发生的年龄,可以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先天性内斜视多于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内发现,先天外斜视多于出生后1岁内出现,与出生时存在缺陷有关;后天性斜视是指出生6个月或1岁以后发生的斜视。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宋女士45岁,太和县人,由于眼睛先天发育不良,歪头视物20余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双目平视,裸眼视力只有0.4。
因为当地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消息的闭塞,年轻时的宋女士也曾经辗转各地去求医,未果。异常的眼部特征,让她从小就十分自卑。
图片说明:宋女士眼位图
去年12月份,宋女士医院就诊,无意间跟医生聊到她的斜视问题还能手术治疗,这无疑让宋女士看到了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就因为眼睛的问题,非常自卑,医院,都说我眼睛没办法治,真是耽误我的前半生。”今年2月份,宋女士医院就诊,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汪丽娟热心接诊了这位患者,经过详细询问及检查,宋女士被确诊为:先天性下直肌缺如。
手术中
在临床上,斜视分为很多种类,经过患者病情分析和团队术前讨论,汪主任给宋女士量身定制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左眼下斜肌转位+左眼上直肌后徙术,术后治疗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手术完成的那一刹那,宋女士露出了微笑,不但恢复了正常的眼部外貌,更是建立重新面对人生的信心。
术后一天复查
内斜手术后继发性外斜伴垂直性斜视小宋今年18岁了,同样也是一个斜视患者,在他6岁的时候,在河南做过一次斜视矫正手术,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眼部手术麻醉还不是十分成熟,导致这个手术过程疼痛难忍,这也是他内心一辈子的阴影。
手术的不成功没有给他的斜视带来好转,反而从内斜变成了继发性外斜+垂直性斜视。
图片说明:小宋术前眼位图
偶然一次机会,小宋的爸爸了解医院可以做斜视手术,于医院,经过汪丽娟主任的诊断沟通,了解手术过程,2月22日小医院完成了斜视手术。术后,小宋恢复了正常视力。“看着孩子眼睛恢复正常,我真的太激动了,一个大小伙子,外貌真的好重要,不管是找工作,还是以后结婚,我还问孩子手术过程疼不疼,他说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做完了,完全没有感觉,他6岁时候做的手术,一边哭一边做,我们在手术室外听到那个惨叫,心里太难受了,从那以后孩子对后续的治疗产生了恐惧与排斥,这次手术那么顺利,太感谢汪丽娟主任了!”小宋的爸爸说道。
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汪丽娟对斜视手术及特殊复杂性斜视矫正、高度近视防控后巩膜加固术、弱视治疗及青少年角膜塑形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汪主任表示:斜视手术不仅是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很多人小时候发现有斜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及时的治疗与干预,导致视功能的缺失。大多数的斜视都是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正的,手术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7岁以前最好,如果在儿童视觉发育终止后,双眼的视功能就很难再提高了。当然也有一部分斜视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配镜、视功能训练等等。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斜视或者眼睛的异常,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功能损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yf/1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