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斜视苦恼多

内斜

对眼如斗鸡 偏头又歪颈

“在学校,同学们都喊我‘张对眼’、‘张对眼’……”市内某小学读一年级的张小朋(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哭诉着自己因内斜视而受到的嘲笑。

内斜视在民间被称为“斗鸡眼”、“对眼”,多在人的幼年时发病。“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眼部情况,把儿童斜视消灭在萌芽期。”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方静强调。

儿童内斜视一般都是先天性和调节性两种。先天性内斜视比较少见,家长预防时只需在孩子出生后在小床正上方挂上一个彩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能起到预防斜视的作用。

而患有调节性内斜视的孩子一般发病在2至5岁,多由中高度屈光不正引起,表现形式为孩子在看电视时不自觉的出现偏头、歪颈。屈光不正即是指近视、远视和散光这3种眼部疾病,所以家长在预防时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由近、远视发展为斜视。

外斜

瞟眼看世界 光线稍强把眼闭

“我孩子从前段时间开始,走路老是歪着颈子,下午逛街阳光一强就要把左眼眯起来。请问我孩子是不是颈子有什么问题?”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儿童医院看骨科,却被医生转到了眼科。方静医生在认真检查后,确诊为该患儿是由外斜视引起的眼性斜颈。

外斜视俗称“瞟眼”,常见的有隐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等。具体症状多表现为不自觉歪颈和在阳光下闭眼。

隐性和间歇性外斜视平时很不容易发现,只有在人十分疲劳或集中注意力看某一物体时才会出现瞳孔外斜。怎么知道孩子的眼睛是否斜视?方静给家长提供了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法,即用家中常备的手电筒照射孩子的眼睛,如果光点同时落在瞳孔中心,家长就大可放心;反之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心,另一个则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此时家长就必须带小孩就医诊治。

1

2

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ys/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