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只能一眼注视,另一眼偏向目标另一侧,属眼外肌肌病。孩子长期处于斜视状态,容易影响孩子视觉的正常发育,导致近视,甚至弱视的出现,影响孩子一辈子。
小儿斜视是一种常见眼病,大多发生在儿童期。小儿斜视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几种:
一、视觉发育功能不全
一般小儿的大脑视觉中枢发育不是很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协调以及控制眼部外肌的收缩和伸张,所以小儿眼睛的单视功能不稳定也不健全,此时任何一定外界因素如惊吓、发烧、外伤等刺激均有可能导致不稳定的眼部单视力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二、小儿眼球方面因素
一般儿童眼球比较短小,大多存在生理性远视的现象。一般儿童在两岁之后,望近处物体的需求慢慢增加,而且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很强,眼部外肌收缩力很好,如果儿童从小有看东西很近的习惯,长期会导致两眼长久出于高度调节的状态,继而导致双眼球向内转,长此以往会导致内斜视。
三、先天和产伤方面因素
一般小儿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是太全;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先天性麻痹;母亲难产引起眼外肌和眼外肌神经损伤,都可出现眼球位置的偏斜。
一、斜视可分为以下三类
孩子斜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至1岁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有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久而久之,小朋友会惯性弃用斜视眼,导致弱视,一强一弱的眼睛令小朋友难以发展出正常的“双眼单一视力”,逐渐丧失看立体感的能力。
二、4个方法可以治孩子斜视
这4个方法的运用要视乎患者的情况而定,有些病人用一个方法情况便得以改善,有些病人要四管齐下,才能治好斜视的问题,而动手术往往治疗斜视的最后一步。
1眼镜矫正
不少斜视患者同时有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远视眼易形成内斜视,近视眼有时易形成外斜视。
患有屈光不正的患儿需要接受盐酸环喷托酯(Cyclogyl)散瞳验光。内斜视患儿首次验光需要在阿托品散瞳后进行。
2视轴矫形运动
外斜视患者可以做眼球肌肉汇聚运动,而内斜视患者则可以做眼球肌肉放松运动,视轴矫形运动也可以锻炼“双眼单一视力”,帮助斜视患者加强或重新建立看立体感的能力。
PS:视轴运动可以改变眼肌肉的松紧程度,让眼睛恢复原位。
3遮盖治疗
由于不少斜视患者也有弱视的问题,需要通过遮盖法治疗来“锄强扶弱”。遮盖正常的眼睛,强迫患者多用有弱视的眼睛,从而锻炼及恢复其功能。
4手术治疗
①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段,对眼睛的伤害小:斜视矫正手术,需在一只眼睛上做手术,相对比传统需要两只眼做手术的方法要简单而且手术时间较短,而且对眼睛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②调整灵活,非常方便:手术涉及的肌肉数量少,这样,万一日后需要再次手术,可以施行手术的方式和肌肉亦能有较多选择,调整灵活,非常方便。
③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斜视的优点包括各种麻醉状态下均可采用。斜视矫正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使斜视矫正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年龄小的斜视,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手术治疗,不再因为年龄小而延误病情,造成患儿及家长的遗憾。
④适应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斜视,特别是斜视角易变化的内斜视,较复杂的垂直性斜视,以及各种眼外肌综合征。
⑤补充其他斜视治疗的不足:对于一些小至中度数的斜视,其实可以考虑使用这一新方法来作为首次手术的方案,这一方法对于斜视手术之后矫正度数不足的病人,亦同样适用。
关于我们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zd/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