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鼻塞、流鼻血、头痛、耳鸣;晚期肿瘤向临近部位或远处转移,可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等表现。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属于高发区,故又著称“广东癌”。
浙江24岁女孩夏xx不幸患鼻咽癌,4年中2次手术8次化疗,她咬牙忍下所有痛。近日,夏癌症复发住院,她决定逝后捐眼角膜。
xxx患鼻咽癌已有多年,为给女儿治病,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完,父亲夏xx凭着自己的毅力,一直努力地支撑着这个家。但不幸接连而至,去年9月,父亲被检查出食道癌晚期,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下了,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前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为减轻母亲负担夏xx拖着病躯照顾弟弟。
近日,由于病情再次反复,夏xx决定去世后捐献眼角膜,母亲已经签下了她的捐献遗嘱。尽管重病缠身,夏xx仍然经常在微博发布自拍照,以乐观的精神对抗病魔。她说自己受过不少人帮助,也希望帮别人见光明。
鼻咽癌的9个特性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腔后方及咽部上方部位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早期鼻咽癌经过及时合理治疗,5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晚期的5年存活率仅20%。以下是鼻咽癌的几个特性。
腌制品易诱发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80%以上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南方。
“鼻咽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并存在家族高发倾向。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为多发区。”专家表示。一项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鼻咽癌发病率存在家族高发倾向。
鼻咽癌虽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但它的致病因素还往往涉及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或环境因素等。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确定,但地区自然环境引发的镍、硒等微量元素摄入失衡已证实与鼻咽癌相关,镍摄入过多而硒摄入量较少,可促进鼻咽癌发病,一些鼻咽癌的高发区土壤、水、大米中镍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广东省作为高发地区。专家解释,这或许是与人们的不当饮食有关,咸鱼、泡菜、酸菜、酸瓜和烧烤等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经常上当地人的餐桌,但这类食品往往含亚硝酸盐高,容易诱发鼻咽癌。
一、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中国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省(区)属于高发区,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居世界首位,故又著称“广东癌”,这是唯一以地区命名的肿瘤。
二、有集中的高发人群鼻咽癌多发生在黄种人,在白人及黑人中很少见。
三、有男女性别的偏向性鼻咽癌多侵犯男性,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2~3倍,个别地区高10倍,但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老年人男女差别更大。
四、年龄有别鼻咽癌多侵害中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少见,30岁开始发病率急剧上升,40~60岁是发病高峰,6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下降。
五、有肿瘤遗传易感性鼻咽癌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患这种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的亲属高十几倍。鼻咽癌病人也多有患本病的家族史。可见鼻咽癌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也与共同的生活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六、环境污染因素的复杂性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及化学致癌剂也是本病的致癌及促癌因素,其种类繁多而复杂,如长期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及生活增加患鼻咽癌的危险性,环境致癌因素的作用机制很复杂,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七、不良生活习惯大量吸烟、长期吃咸鱼及腌菜是重要致癌或促癌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吸烟可引起肺癌、食管癌、口腔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
八、与EB病毒感染有相关性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九、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鼻咽位置隐蔽,检查不易,同时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缺乏特征,鼻咽癌常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呼吸道炎症,在使用大量抗生素无效后,才注意到它的严重性。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必须提高警惕性。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这些预警信号不可忽视。
1、伴发皮肌炎
皮肌炎也可与鼻咽癌伴发,故对皮肌炎病人无论有无鼻咽癌的症状,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
2、鼻塞
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肿瘤较小时,鼻塞较轻,随着肿瘤长大,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
3、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
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3、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复视、眼突、眼险下垂、眼球固定
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复视占6.2%~19%。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眼球突出,可能为肿瘤侵犯眼球后面所致。
5、回吸性涕血
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早期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晚期出血较多,可有鼻血。
鼻咽癌的出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仅从一侧鼻孔流出,或由鼻腔吸到口中吐出。后者常被认为气管或肺的出血,而往往就诊于肺科或内科。
其实,只要患者仔细体会一下吐血的方式,完全可鉴别。鼻咽癌的血涕是由鼻咽吸到口中,然后吐出。而气管和肺部的痰中带血,却是先咳至口内,然后再吐出。所以,可以从一吸一咳来区别两者。一旦反复出现血鼻涕,或者由鼻腔吸入口中而吐出血块,就应立即去耳鼻喉科就诊。
6、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
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约为60.3%~86.1%,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常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23.9%~75%)。有少数病人鼻咽部检查不能发现原发病灶,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7、面麻
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肿瘤侵入海绵窦常引起三叉神经第1支或第2支受损;肿瘤侵入卵圆孔、茎突前区、三叉神经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和颏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面部皮肤麻木占10%~27.9%。
8、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
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使舌下神经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侧,伴有病侧舌肌萎缩。
9、停经
作为鼻咽癌首发症状甚罕见,与鼻咽癌侵入蝶窦和脑垂体有关。
10、头痛
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究其原因,早期病人可能是神经血管反射引起,或是对三叉神经第一支末梢神经的刺激所致。晚期病人常是肿瘤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累及颅神经所引起。
11、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扩散与转移:
1、局部扩散--向前:后鼻孔、鼻腔、鼻窦。顶后壁:破裂孔、颅底骨质、颅内。向外:咽鼓管咽口、咽旁间隙。向下:软腭、口咽。
2、淋巴结转移:鼻咽淋巴结→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骨、肺、肝多器官同时转移多见。
口水测试基因预警鼻咽癌
神奇吗?只需2毫升唾液,就能预知自己得鼻咽癌的风险有多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昨天宣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科研团队开发的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已正式投入临床试用。这项基于鼻咽癌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鼻咽癌高危人群及早获知自身发病风险,提高早期发现和治愈鼻咽癌率。
鼻咽癌疫苗研究已起步
此次投入临床试用的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通过检测鼻咽癌高危人群的唾液,可鉴别受检者是否携带有11个鼻咽癌易感基因位点以及危险程度,并通过采集外周血,获得eb病毒分型检测结果,经整合受检者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最终得出受检者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传统的鼻咽癌筛查具有一定的侵入创伤性,受检者较为抗拒。“我们比较了血液和唾液的检测结果,两者相差不多。但是用唾液检测,无创伤又方便。”出生在鼻咽癌高发地区湖南的曾益新自爆已试用芯片,结果查出了几个易感位点。经综合评估,他属于鼻咽癌发病“中危人群”,今后需要注意合理管理生活环境,调整饮食等生活方式。
该检测主要面向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居民,尤其是存在鼻咽癌家族史、eb病毒抗体阳性、长期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及酗酒、长期进食腌制食物,接触有害气体、液体和粉尘等五类高危人群。
转载是一种智慧,送健康是福,分享是一种美德。
操作提示
1.分享给好友,右上角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zd/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