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不管别傻了,危害远比近视更严

近日,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一则新闻:《5岁儿童一觉醒来黑眼球几乎没了》!好惊悚的标题!好好的孩子,一觉醒来,眼睛里怎么突然几乎只剩下眼白了呢?

经过检查发现,原来孩子是得了斜视。接诊医生表示:“孩子斜视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有很大关系。”据了解,这个5岁的孩子从2岁开始就成了“手机一族”,3年来,几乎每天都会对着电子屏幕看动画片、玩游戏……好在经过治疗后,目前孩子的眼睛已基本恢复正常。

关于小孩玩手机、pad等电子产品的害处,袋鼠麻麻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反复强调过好多次了。但看手机居然会引起斜视!这个问题估计是大多数家长没有想到的。

那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斜视?发生斜视后,该如何治疗?今天,袋鼠麻麻跟你唠唠:儿童斜视。

长时间看手机为何会引起斜视?

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如果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都会引起“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不过以儿童更为常见。

这是因为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呈高度远视眼的状态,因此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当看近物时,双侧眼球会向内靠近,这在医学上称为辐辏。

若长时间近距离地看手机等电子产品,尤其是在远视度数高的情况下,会产生视疲劳。为了使两眼看得更清楚,双侧眼球必然会向内过度调节,长此以往,眼球向内转的肌肉特别发达,而向外转的肌肉相对变得薄弱,从而导致了斜视的发生。

Tips:一般,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觉的建立得到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5岁前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孩子戒不了“手机瘾”,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发生了斜视?

1通过外观判断

根据视线偏斜的方向,斜视常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

内斜视

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外观上表现为一眼或两眼眼位向鼻侧根部偏斜,使得双眼黑睛内聚,形似鸡类双眼。

外斜视

如果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线向外偏斜,称为外斜视,俗称“瞟眼”或“白眼”。外斜视如果不予于纠正,长此以往可能带来弱视或者致盲的结果。

垂直性斜视

眼睛上下斜视又称“垂直斜视”,是双眼视物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情况,它比水平位斜视少见。

2通过辅助手段判断

1)用手电筒给孩子做一下眼球正位的照射,当手电筒光在孩子双眼的正前时,若两个光点都在眼球角膜的正中间,就可以大致判断孩子没有斜视。

若这样照完以后,发现光点不在孩子眼球的中间,应医院就诊。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能排除间歇性的斜视。

2)孩子看东西时总是把头歪向一侧,但当家长用一块纱布把他的一只眼蒙住之后,如果孩子的头位正了,或者是原来歪45度,现在歪15度,那么孩子患斜视的几率比较大。

Tips:如果有斜视的家族史,尽管孩子外观上看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

儿童斜视应该如何治疗?

婴儿出生6个月以内,眼部肌肉发育得还不够完善,所以眼睛的协调运动欠佳,因而会出现斜视,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过了6个月后,婴儿看东西若仍不能用双目注视一个方向,那就要考虑他是否患有斜视了,医院进行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纠正,最晚不要晚于8岁。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处于视力发育最敏感时期,视功能可塑性大,越早纠正,眼睛恢复正常的几率越大。

目前纠正儿童斜视的方法一般分为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

保守治疗就是可以通过配戴三棱镜或进行正视位训练等方法来进行纠正治疗。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做保守治疗:

☆孩子患的是调节性内斜;

☆孩子的斜视度数比较小,即小度数斜视;

☆斜视出现的频率不高,比如一天24小时里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出现斜视;

☆孩子的斜视度不稳定,一会80度,一会20度。

如果做保守治疗没有效果,那就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纠正了。

如何预防儿童斜视?

1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宝宝居住环境的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不要让宝宝躺着看书,也不可让他们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机、玩电脑。(点击标题查看:抢不走孩子手中的Ipad?看美国儿科专家怎么说)

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就会造成斜视。

2婴儿:家长注意观察和日常护理

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时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

家长要经常变换宝宝的睡姿,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会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的发生。

玩具多角度悬挂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彩色玩具时,不能把玩具挂得太近,与宝宝的距离应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袋鼠麻麻表示:手机等数码产品已经开始了对孩子的全面“侵袭”,破坏视力、干扰心理……而这种伤害还可能是影响终身的。因此,家长在对孩子严加管教之时,更应该以身作则。同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您在育儿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想要跟专家咨询呢?您想不想与专家近距离交流呢?

如果您的回答是YES!那么福利来啦!

没有一点点防备

“袋鼠讲堂”开课啦!

我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医院、医院医院的专家与粉丝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答疑。为方便大家的参与,真正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们需要您的信息与意见~~

所以,希望您能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认真填写这份调查问卷,非常感谢~~答完入群可领“惊喜”哦~~

内容合作:zhangdan

1zdaishu.   

内容转载自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ogd.com/jxxwxszz/105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